-
"每天锻炼1小时"实施有难度 众高考生不愿参加
4月29日,“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”全面启动。图为来自北京各学校的学生代表在北京朝阳公园集体长跑。记者陈剑摄 提起让学生“每天锻炼一小时”,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体育教师裴老师就非常发愁:“教育部早就颁发了让学生‘每天锻炼一小时’的指导意见,但是对我们学校来说,那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就算能实现,效果也不会好。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6 -
特别提醒:高考来临家长助考五忌
一忌贪多求全。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练习卷上有空白,就十分紧张,认为孩子“消极怠工”。一味求全,制订不切合实际的复习 计划,只能让孩子变得焦虑和沮丧。考前的“题海战术”其实于事无补,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,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,进行针对性的训练。 二忌督促过头。 孩子迎考,家长比孩子还着急。有些家长没有辅导能力,只能无休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6 -
对孩子多用拇指少用食指
全国家庭教育园丁获奖得者梁广烈教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有着显著差异,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,会有许多不适应的表现,比如恋家综合症、规则意识淡薄、交往障碍等,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 “坎”,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,是许多年轻父母急切想知道的。5月13日上午,莫干山外国语小学举办了幼小衔接培训班,全国家庭教育园丁奖获得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5 -
特殊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
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,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,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,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。培养孩子这种素质,能使他们在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,克服困难、排除干扰、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。 游戏就是孩子主要的学习活动,因此,可根据孩子的特点,选择适合的游戏,并在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5 -
家长表扬孩子要有技巧
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,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扬。充分发挥表扬的艺术,对教育子女会收到满意的效果。 孩子在做人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有了好的表现,都要进行表扬,但应该重点对孩子做人方面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,强化 孩子的优秀品质,陶冶孩子的情操。 奖励是一种表扬形式,一般应以精神奖励为主、物质奖励为辅,两种奖励要同时结合使用。有些家长单纯以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5 -
要用情感感化孩子要用理智说服孩子
孩子顽皮好动,不爱学习怎么办?面对离婚家庭的孩子,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帮助他们?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?昨日上午,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小学部各年级的班主任和32位家长代表坐到了一起,每个人手里都揣着一份教育孩子的心得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通过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片段,互相分享起教育子女的体会。 “这个学期开学以来,二年级的小雷情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5 -
专家称 电视有十宗罪 3岁以下儿童不该看电视
英国心理学协会的合作人阿里克
发布时间:2007-05-14 -
这样的妈妈真令孩子烦恼
炸弹妈妈:她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孩子吵闹或不听她的话,就会引爆炸弹,暴跳如雷。 比较妈妈:这种类型的妈妈我们见得多了。电梯里,公共汽车上,总能听见母亲们在互相比较谁的孩子较聪明、功课比较好,殊不知孩子们也在偷偷拿妈妈们做比较。 周末妈妈:平时妈妈要工作,把孩子往娘家、寄宿学校一扔,奋战花花世界,等到周末才把孩子接回家培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4 -
孩子最喜欢像朋友一样的妈妈
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妈妈?在教育孩子过程中,妈妈又最该注意什么?昨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:“强制型”、“指令式”的妈妈最不受欢迎,而做互相尊重、理解的朋友,则受到母子间普遍的认同。 这项名为“必胜客榜样妈咪新标准”的调查,在武汉、南京、重庆等八大城市,发放了5万份问卷,调查母子共2万多人。结果显示,孩子最喜欢的妈妈是像朋友一样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4 -
孩子睡好觉 妈妈少担心
家中的宝宝怎样才睡得好?不少父母都极为担心,甚至常为到宝宝不肯入睡或突然惊醒而忧心忡忡,优质睡眠对BB的成长极为重要,只要父母们掌握其中窍门,不止宝宝睡得好,连做父母的也有好觉睡。 儿科专家指出,良好的睡眠质素对BB极为重要,由于婴儿的生活发展多在睡眠中进行,而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期多在晚间,如果睡得好,发育也会好。因此良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4 -
少年也识愁滋味
芳芳今年13岁,平时学习成绩优良,曾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。但因去年小学毕业考试有失误,所以成绩不理想,芳芳开始闷闷不乐,精神不振,沉默少语,睡眠不佳,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孩子,所以成绩差,回忆过去某次忘喊“老师早”,现在自认为那就是不尊敬老师。她又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初中学习,十分悲观。 医生接诊时,发现芳芳的家庭情况也不尽人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4 -
注意!不要乱打孩子的屁股
人们常说:“不打不成人,黄荆棍下出好人。”父母在体罚孩子时,总认为自己是在纠正孩子与社会不相容的错误行为,希望能将他们重新引到正道上来。但是,父母看到的只是短期的效果,即体罚所期望达到的效果。父母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自食苦果的行为。 儿童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,在1~3岁时经常遭受过体罚的孩子,易变得虚伪,冷酷,多事,擅长说谎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1 -
如何让孩子从自由走向纪律
大河教育网讯 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,给孩子充分认识的自由。有这种自由,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,才能够去认识、认知。那么是不是这种自由就是绝对的呢?是不是还应该有个约束?比如说还应该有个纪律呢?这是我们从事这个教育后,所有的人都要讯问的问题。 蒙台梭利方法台的自由以及这个有着特定含义的“纪律”,跟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纪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1 -
儿童特长培养兴趣是关键
现在大多数家里都是独生子女,家长们也都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不惜重金让孩子又学特长,又补习文化课,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孩子学。记者采访了多方面人士,希望对家长为孩子选特长,更好地培养孩子有一点帮助。 学生心态 -周奕笑小学二年级 年纪不大学得不少 小女孩年纪不大,负担可不小,周末报了5个补习班。有英语、奥数、表达、舞蹈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正确利用玩具的特有功能
玩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情趣,丰富知识,开拓能力,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。玩具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。 父母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,有目的地选择玩具,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。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好动,坐立不安,你可以选择一些静态性的智力玩具,像积木和插塑玩具,让孩子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,学会控制物体,并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孩子乘车八大注意
一、不能抱着孩子乘车。许多家长习惯抱着儿童乘车,认为这样孩子就处在自己的保护下,其实这样做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习惯。在极端情况下,巨大的力量会让孩子脱手而出,而紧接而来家长的惯性还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挤压。 二、孩子不能坐副驾驶座位。汽车前排座椅的安全气囊会对成年人形成保护,但对孩子来说却极其危险。无论碰撞激烈还是缓和,气囊都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培养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
要使小儿健康成长,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使小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,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,若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很难纠正,即使纠正过来,也必须化费很大的精力。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。 1、饮食 注意膳食平衡,早餐既要注意营养,又要保证足够的热能。多吃蔬菜,天至少吃一次绿叶菜,每周争取吃1-2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最让家长关注的两大头痛问题
案例一:调皮孩子离家出走 读者: 我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,上小学二年级。 现在,平时孩子还要爷爷奶奶带,周末回来。孩子很调皮,又不爱学习。上次,我们实在火大了,就打了他,没想到孩子竟然不辞而别,自己坐公交车去找爷爷奶奶了。 有了第一次出走,就怕还有第二次。还有,孩子调皮捣蛋、不爱学习的毛病该怎么办? 心理咨询师建议: 我建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“神童”造势还需回归理性
一位父亲几乎把业余时间全花在女儿身上。为了女儿,他阅读数百册教育类书籍,拜访许多教育名家,还写下长达百万字的成长笔记,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。他的女儿才3岁半,却已经阅读了逾千册书籍,看过千部影碟,欣赏了百场各种演出。他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巨大的争议,有人质疑他的数字是在瞎说;有人认为他这是填鸭式的教育;也有人赞赏他对女儿...
发布时间:2007-05-10 -
培养孩子从DQ开始
DQ指的是自律的商数(Discipline Quotient)。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通过研究发现,人的DQ基因呈现四种类型,不同DQ基因的人呈现出不同的个性,在培养孩子时运用DQ方法是一种智慧而有效的技巧。 西诺蒙博士选择了我们常见的四种动物来代表不同的DQ类型
发布时间:2007-05-10